老人們常說,過了元宵才算是過完春節(jié)。小時候的元宵,是還在家里的元宵,早早買了燈籠,就等著吃完晚餐出去跟小伙伴一起提燈籠到處亂逛。而現(xiàn)在的元宵,是在外上班的元宵,早早初幾便回到異鄉(xiāng)開始上班,電話那頭是家人的問候,還有自己面前叫好的外賣。同是元宵,只是待的地方變了,人的心境也變了,最能憶起往事。
每個人都有故鄉(xiāng),都有一所記憶中難忘的老房子。我記憶中的老房子,也不算太老,在一座城市的一個小村莊的一處院子。盛夏的午后,家家戶戶閑著的人就會聚坐在小巷里,悠享穿堂而過的涼風(fēng),老人們拿著蒲扇打著盹兒,小孩兒們精神抖擻地下飛行棋,甚至在墻上涂著剛學(xué)會的字。那時的我酷愛聽故事,覺得聽過最好的故事,是奶奶坐在板凳上告訴我的。她喜歡敘述細(xì)節(jié),描述天氣,講旁人的只言片語。所經(jīng)歷的事情總是以玩笑的口吻講述出來,但眼底盡是收不住的遺憾。一方水土養(yǎng)一方人,現(xiàn)在的他們依舊居住在哪里,只不過景象不同罷了。
剛開始,覺得世界上美好的事情其實(shí)是從未到達(dá)的遠(yuǎn)方,而我們都想去看看。誰知以后我們都在另一個地方落下了腳跟,為了生活或者是一個新的家,可能記憶中的“老房子”在不斷的退出我們的生活,但它依舊是我們心底的一份柔軟,一個在遠(yuǎn)方、一個在心上而已。而家總是心里最牽掛的地方,不論是在記憶里的老房,還是現(xiàn)居住的地方,都是彌足珍貴的。我們都想要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,過著精致的生活,追逐兒時溫馨的氛圍。把記憶留在心底,不慌度時光,依舊向上的生活。